2021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发展环境和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全区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新发展理念引领高质量发展,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聚焦绿色低碳发展,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凝心聚力、攻坚克难,经济运行总体平稳、主要经济指标符合预期,“十四五”实现良好开局。
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完成293.01亿元,位居包头市第五,同比增长8.0%(见图一),位列全市第六,两年平均增长5.93%,三次产业比为5.07:45.31:49.62。
从三次产业看:一、二、三产分别实现14.86、132.76、145.38亿元,分别增长4.4、7.5、8.8个百分点,其中:二产、三产分别拉动GDP增长3.1、4.7个百分点。与前三季度相比,三产增速回落3个百分点,回落幅度大于一产(回落1.5个百分点)1.5个百分点,二产增速高于三季度(6.6%)0.9个百分点。
GDP核算十大行业呈“九升一降”:除房地产业以外全部为正增长,总体情况为:工业、其它服务业2个行业拉动GDP增长6.7个百分点,建筑业行业增速较三季度反降为增;工业、建筑业、批发零售业、交通业、营利性服务业、非营利性服务业6大行业占GDP比重达到82%,拉动GDP增长8.3个百分点,直接影响GDP总体增速;住宿餐饮业、房地产业2个行业占GDP比重为10.1%,占比较小,小幅下拉GDP增速0.58个百分点。
一、工业生产稳定,企业效益稳步提升
2021年,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1%,(见图三)全市排名第七,低于全市3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实现238.2亿元,同比增长24.5%。
从主要行业看: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实现产值17.6亿元,同比增长19.6%,占全部规上工业产值比重的7.4%;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实现产值37.7亿元,同比增长63.2%,占比15.8%;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实现产值52.57亿元,同比增长16.5%,占比22.1%;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实现产值70.32亿元,同比增长11.4%,占比29.5%;黑色金属冶炼压延工业实现产值49.1亿元,同比增长42.9%,占比20.6%,其他行业实现产值10.9亿元,同比增长0.37%,占比4.58%。(见图四)
工业企业效益稳步提升: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实现245.15亿元,同比增长25.3%,增速较前11月增加1.72个百分点,利润总额同比增加13.51亿元,同比增长1.38倍。亏损企业较去年同期减少3户。反映去杠杆的指标资产负债率同比下降6.52个百分点,反映去成本的指标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成本较上年同期减少0.66元。
二、服务业稳中趋缓,55%企业实现收入增长
2021年,全区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9.6%,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55.1%。1-11月份,全区规模以上服务业完成营业收入21.6亿元,同比增长11.7%。(见图五)
从行业看:营利性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8.5亿元,同比增长21.8%,增速较上月增加3.8个百分点;交通运输、仓储业和邮政业实现营业收入17.5亿元,同比增长9.4%,增速较上月回落3.5个百分点;教育和卫生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2.8亿元,同比增长24.3%,增速较上月回落1.3个百分点。
从企业看:55%的企业实现收入增长,较上年同期扩大15个百分点。
三、消费持续向好,社零总额增速全市第一
2021年,全区社会消费品市场运行情况逐步有序恢复,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4.52亿元,总量位居全市第五,同比增长8.1%,全市排名第一,高于全市0.7个百分点;两年平均增长3.7%,增速较上月回落0.3个百分点。(见图六)
从消费品零售额看:全年限额以上单位实现零售额34.94亿元,同比增长26.23%。其中,商品零售额33.78亿元同比增长25.7%,较上月上升了1.4个百分点;住宿餐饮业(含大个体)实现零售额1.16亿元,同比增长43%,较上月回落了14.43个百分点。
升级类商品需求旺盛:随着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生活消费观念明显转变,消费需求呈多样化。1-12月金银珠宝类实现0.28亿元,同比增长101.34%,12月当月实现122.5万元。
四、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1.9%,三产投资占比达83.25%
2021,全区固定资产投资完成 128.92亿元,同比增长31.9%,较上月增长5.9%,增速较前11月提高5.3个百分点,高于自治区22.1个百分点,高于全市5.3个百分点,两年平均增长19.38%,增速居全市排第五。其中,房地产完成投资65.96亿元,同比下降0.03%,占全部投资的51.16%。(见图七)
从产业结构来看:第一产业完成投资1.54亿元,同比增长90.16%,占全部投资1.2%;第二产业完成投资20.05亿元,同比下降6.96%,占全部投资15.55%;第三产业完成投资107.32亿元,同比增长40.66%,占全部投资83.25%。
从项目投资来分:全区投资500-5000万项目37个,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46亿元,同比增长32.61%,占全部投资2.68%;5000万以上项目83个(其中房地产25个),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25.46亿元(其中房地产65.96亿元),同比增长30.61%,占全部投资97.32%。
五、房地产投资、销售增速放缓
2021年,全区商品房销售面积68.06万平方米,同比下降26.54% ;商品房销售额42.79亿元,同比下降38.68%。(见图八)
六、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长,食品烟酒消费支出占比达30.7%、25.4%
收入情况:2021年,全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56601元,同比增长6.8%,全市排名第五,与全市平均增速持平;农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7376元,同比增长9.3%,全市排名第四,低于全市0.7个百分点。
支出情况:202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支出42414元,同比增长15.4%。其中,生活消费支出为24872元,同比增长13.2%。农牧民人均可支配支出23936元,同比增长30.2%。其中,生活消费支出为16816元,同比增长13.1%。
从结构上看:城镇居民人均食品烟酒消费支出7638元,增长14.2%,占人均消费支出的比重为30.7%;农村居民人均食品烟酒消费支出4266元,增长15.8%,占人均消费支出的比重为25.4%。
总的来看: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在攻坚克难中砥砺前行,经济运行稳步恢复,符合预期,成绩来之不易。但也要清醒看到,当前全区经济恢复仍然不稳固、不均衡、不协调,还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下一步,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紧紧围绕“打造四个承载地、构筑一个新平台、建设三个示范区、建成一座‘幸福城’”的发展定位,力促产业升级,深化改革开放,提升城市品质,加快乡村振兴,增进民生福祉,着力稳定宏观经济大盘,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保持社会大局稳定,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