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我区进一步强化能耗“双控”管理,全面落实各项控制措施,全区规模以上工业能耗增速呈现明显回落态势。
2021年全区规模以上工业能耗总量537.33万吨标准煤,比去年本期净减少62.69万吨标准煤,减少10.45%,增速较上半年回落8.99个百分点。
(一)全区能耗预警由“红”转“绿”,呈双“降”态势
2021年2月我区能耗预警呈“红”色预警,我区规上工业企业总能耗为95.33万吨标煤,同比下降2.0%;上半年,我区能耗预警已由“红”转“绿”,我区规上工业企业总能耗为277.71万吨标煤,同比下降1.46%;12月份我区能耗预警呈“绿”,我区规上工业企业总能耗为537.33万吨标煤,同比下降-10.45%。(详见图1)
(二)高耗能行业能耗降幅高于规上工业增速
2021年,全区五大高耗能行业综合能源消费量为534.2万吨标准煤,占规模以上工业能耗的99.42%,同比下降10.52%,低于规上工业能耗增速0.07个百分点,下拉全区规模以上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降低10.46个百分点。五大行业能耗同比“四降一升”。能耗上升的行业:仅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能耗增长100.5%,其主要原因是金为达、普立特、吉乾等新上限企业,2020年处于试生产期间,产量低,能耗低,今年单位已进入正常生产期间,本期能耗净增量共达0.44万吨标煤,同比增长347.06%,导致该行业能耗增幅较大。四个能耗同比下降的行业中,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和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降幅较大,分别同比下降12.88%和20.29%,对全区规模以上工业能耗下降贡献最大,分别下拉全区能耗降低6.87和1.42个百分点;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和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能耗降幅较小,能耗分别同比下降4.94% 和9.09%,均拉动规上工业能耗下降1.56和0.69个百分点(详见表1)。
表1:2021年上半年全区五大高耗能行业能耗情况
行业 | 能耗 (万吨标准煤) | 同比增长(%) | 占比(%) | 拉动全市规上工业能耗增长百分点 |
规模以上工业行业 | 537.33 | -10.45 | 100 | − |
#五大高耗能行业 | 534.20 | -10.52 | 99.42 | -10.46 |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 278.67 | -12.88 | 51.86 | -6.87 |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 33.50 | -20.29 | 6.23 | -1.42 |
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 41.37 | -9.09 | 7.7 | -0.69 |
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 0.84 | 100.5 | 0.16 | 0.07 |
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 | 179.81 | -4.94 | 33.46 | 1.56 |
(三)全区规上工业降耗企业占比较大
2021年,能耗同比增长较大的企业:草原驼峰、金为达、吉乾、普立特等5户企业累计能耗4.15万吨标煤,较同期增加2.35万吨标煤,同比增长30.49%,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能耗的0.77%。能耗同比下降明显的企业:盈德气体、三电厂、华电、华美稀土、东方希望碳素、明拓、普拉特、神华、华融热力等9户企业累计能耗528.84万吨标煤,较同期减少65.21万吨标煤,同比下降10.98%,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能耗的98.42%。(详见图2)
(四)全区降耗企业数占比过半
2021年,全区50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其中增耗企业22户综合能源消费量为7.63万吨标煤,净增量为2.7万吨标准煤,同比增长54.9%,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能耗的1.42%。降耗企业28户综合能源消费量为529.7万吨标煤,减少量为65.39万吨标准煤,同比下降10.99%,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能耗的98.58%,下拉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能耗10.89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