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政府信息公开
        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

        关于“诺如病毒”的风险提示

        冬季是诺如病毒急性胃肠炎感染高发期,常在学校、幼儿园等人员密集的场所引起聚集性发病为有效预防诺如病毒引发的急性肠胃炎感染,现将相关预防控制知识提示如下:

        一、诺如病毒传播的传播途径

        诺如病毒感染者、病例及隐性感染者均为诺如病毒感染的传染源。诺如病毒传播途径多样。接触感染诺如病毒的病人,比如处理病人的呕吐物或排泄物,通过摄入粪便或呕吐物产生的气溶胶或间接接触被排泄物污染的环境传播;也可通过食用和饮用被病毒污染的食物和水传播。

        二、诺如病毒感染主要临床表现

        诺如病毒感染潜伏期短,通常为24-48小时,最短12小时,最长72小时。发病以轻症为主,最常见症状是腹泻和呕吐,其次为恶心、腹痛、头痛、发热、畏寒和肌肉酸痛等。儿童以呕吐为主,成人则腹泻居多。

        诺如病毒感染属于自限性疾病,多数患者发病后无需治疗,休息2-3天即可康复,少数患者因出现严重并发症需要及时进行治疗。目前无疫苗和特效药物。

        三、家庭注意事项 

        (一)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

        不喝生水,饮用开水或选择卫生合格的桶装水,生吃瓜果要洗净擦干,牡蛎等贝类海产品必须加热至熟透后再吃。同时应加强体育锻炼,均衡饮食,提高身体抵抗力。

        (二)保持良好的手卫生

        饭前、便后、加工食物之前要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消毒纸巾和免洗手消毒剂不能代替洗手。

        (三)避免与患者亲密接触

        诺如病毒的传播力较强,提醒孩子,班级内如有同学呕吐时,一定在老师的指导下离开现场,减少感染诺如病毒的可能。

        (四)患病期间居家隔离

        病例需根据病情居家或入院隔离至症状完全消失后3天,仅粪便或肛拭子检测呈诺如病毒阳性,但没有表现出急性胃肠炎症状的隐性感染者,需居家隔离3天。

        患者应使用自己的餐饮用具及生活用品,尽量不与他人密切接触,尤其注意不要制作食物,不要照顾老人和婴幼儿。

        (五)做好消毒工作

        对患者呕吐物或粪便污染的环境和物品需要使用含氯制剂进行消毒(酒精为主要成分的消毒剂效果不佳)。在清理受到呕吐物污染的物品时,应戴塑胶手套和口罩,避免直接接触污染物。患者家庭环境也应加强消毒,避免在家庭内造成传播。

        (六)患病后不要过于担心

        诺如病毒急性胃肠炎目前无特效药物,无疫苗。一般病情轻微,持续时间短,预后良好。患者应充分休息,清淡饮食,如吐泻症状严重,需及时就医治疗。

        四、学校或托幼机构注意事项

        (一)食品安全及饮水的管理

        学校(托幼机构)食堂从业人员要严格执行晨检制度,避免带病上岗。加工食物做到烧熟煮透,禁止加工供应牡蛎等贝类海产品。餐具、厨房工具、用具严格进行清洗消毒。实行分餐制,加强备餐间以及就餐场所的环境卫生清理和消毒。厨余垃圾日产日清。

        教育学生、儿童不要饮用生水,不要共用水杯或餐具,分享食物时注意饮食卫生。在餐厅、卫生间设置标语,提醒学生、儿童就餐前、如厕后,注意清洗双手。

        (二)校园环境卫生管理

        学校(托幼机构)应定期对校区(园区)公共场所如教室、宿舍、食堂、卫生间,重点部位如门把手、楼梯扶手、水龙头、便器按钮、电梯按钮、上下床扶手等进行清洁及消毒。加强对师生及员工的晨检管理,密切关注有无腹泻病例。

        (三)个人防护及消毒

        学校(托幼机构)应配备充足的消毒物资及个人防护物资以备用,厕所要配备足够的洗手设施及香皂,并在日常活动中有针对性地开展传染病知识教育及洗手方法培训。

        (四)做好消毒工作

        校医、园医应对全体老师及保洁人员做好消毒液的配制,日常消毒方法、呕吐物及污染区域消毒方法的培训和考核等工作。

        (五)及时隔离患病人员

        有学生、儿童呕吐时,授课老师应立即疏散其他学生、儿童,并向校医、园医汇报,配合校医、园医及保洁人员规范处理呕吐物,同时将发病学生、儿童单独隔离,通知家长带其就医或回家休息。患者隔离至症状消失后3天方可复课。食品加工者、护工、幼儿园保育员等从事服务类工作的患者,发病或检测阳性后应立刻脱离工作岗位,便检连续2次阴性后方可恢复工作。

        (六)及时报告

        校医、园医应在疫情发生后及时向地段保健科及中小学保健所电话报告疫情,并根据专业人员的指导开展进一步的数据报送、病例管理等工作。

        (七)减少聚集性活动

        在出现诺如病毒病例期间,学校(托幼机构)应减少或停止举办各种人群聚集性活动,避免传播扩散。